9月4日,国家卫健委介绍,我国将建立多层次、广覆盖的巡回医疗制度,实现常态化巡回医疗在资源薄弱县全覆盖。国家巡回医疗每年组织1次,巡回医疗时间不少于3周。
国家卫健委介绍,国家医疗队由委属(管)医院、国家医学中心、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等选派人员组成,以中高级职称的医务人员为主,重点关注中西部医疗服务能力薄弱县、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少数民族聚居县、边境地区和革命老区。
巡回医疗内容主要包括疾病诊疗、健康宣教、医务人员培训、建立远程医疗协作网等,旨在重点提升常见病、多发病、地方病以及重点传染病的诊疗能力,并支持县级医院急诊急救中心建设。派出医院如果为中医医院,应推广中医诊疗方案和适宜技术。
此外,省级卫健部门要建立完善省内巡回医疗制度,所有三级公立医院均要参加巡回。具体而言,省级医疗队赴县域开展巡回医疗;市级赴县、乡开展;县(区)级赴乡、村开展;乡镇卫生院在村级开展。此外,京、津、沪等地要结合区域协同和对口支援,将服务延伸至相关省份及远郊地区。
国家卫健委医政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自2011年起,该委每年组织部分委属(管)医院以中西部医疗服务能力薄弱地区为重点开展巡回医疗。13年来,累计派出199支国家巡回医疗队、1300余名医务人员。2024年,省级巡回医疗覆盖超1000个县。此次建立常态化巡回医疗制度将持续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使居民就近就便享有优质医疗卫生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