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这个超需要防晒的部位,很多人都忽略了!快自查

2025-07-22 21:43:58热点要闻4阅读投稿:admin
最佳答案是的,我们说的是眼睛。大热天的出门,很多人知道打防晒伞,穿防晒衣,戴防晒口罩,甚至全副武装的都很常见,但就是很多人,从不戴太阳镜!适度的户外阳光对眼睛、视力的确是有好处的,但要是紫外线过于强烈,长期不注意眼睛“防晒”的话,就会导致眼睛受伤,...

是的,我们说的是眼睛。

大热天的出门,很多人知道打防晒伞,穿防晒衣,戴防晒口罩,甚至全副武装的都很常见,但就是很多人,从不戴太阳镜!

适度的户外阳光对眼睛、视力的确是有好处的,但要是紫外线过于强烈,长期不注意眼睛“防晒”的话,就会导致眼睛受伤,甚至引发白内障、黄斑变性、角膜炎等。

下面,我们来一次性讲清楚阳光对眼睛的益处和危害,以及如何选对合适的太阳镜。

一、常常接触阳光

对眼睛好处多

好处1:控制“近视”

现在好多孩子都近视,医生随时都在叮嘱要尽量保持户外活动,其实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户外光线对近视防控有利。

首先,户外环境中的高强度光照,能够降低近视发生率。自然光线跟人造光源的光强相差是非常大,在自然光线下,阴天的光强能够达到几万勒克斯(照度的单位),夏日的晴天光强可以达到十几万勒克斯,而室内的照明一般只有几百勒克斯。

其次,眼部的生长发育以及代谢跟光照调节有很大关系。赤橙黄绿青蓝紫是生活中的自然光线,其中对眼睛影响最大的是蓝光、紫光以及部分紫外线,可以刺激视网膜、脉络膜、巩膜的多巴胺通道,使多巴胺分泌增加,阻挡近视的发生和发展。而在室内,比如荧光素灯泡所发的光并不连续,跟太阳光比还少了紫外线和红外线部分。

好处2:给眼睛“补钙”

大家都知道多晒太阳能有利于维生素D的合成,达到补钙的效果,其实眼睛也一样。钙是眼睛巩膜的主要成分,巩膜起着维持眼压和眼球形状的作用,同时钙对保持眼睛的正常运动和聚焦也很重要,多接触阳光能够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维D的合成。

二、接触阳光过多

对眼睛有伤害

常常接触阳光虽然对眼睛有益处,但是物极必反,当光线强度过大,眼睛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比如夏季长时间地处于阳光暴露下,比如本身就是紫外线强的地区(并不仅限于夏季),比如海边/湖边或者城市外墙玻璃反射光过强的地方,容易出现眩光、黑影等不适,甚至导致一些眼部疾病风险增高:

白内障

虽说只要活得够久,每个人都跑不掉白内障的魔爪,但总的来说一般都是年纪大了才有的,比如说60岁以上的人就有一半可能会有白内障。不过,紫外线也是白内障发病的高危因素,尤其是紫外线较强地区的人,白内障发病年龄可能更早,病程也会发展更快。

如果把晶状体比作一个透明的鸡蛋清,紫外线就像持续加热的小火炉,让它从清澈的蛋清逐渐变成浑浊的熟蛋白。有调查发现,在部分高原等紫外线强烈地区,白内障发病率比平原地区高60%,且发病年龄平均提前5–10年。

紫外线角膜炎

也称为光性角膜炎,当紫外线过于强烈的时候,不仅皮肤会被晒伤发红发烫,我们眼睛的角膜、结膜也会发生炎症反应。紫外线能够破坏细胞DNA和蛋白质结构,当角膜上皮细胞吸收过量紫外线后,会发生炎症反应,最终导致细胞死亡脱落。

不过,这种损伤初期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差不多6-8小时后,会出现畏光流泪、疼痛。

紫外线角膜炎常见于电焊工人、滑雪者、高原工作者;在海边长时间户外活动时,强光下的海水表面、沙滩也可能让角膜受损;此外,紫外线消毒灯、美甲灯使用不当也可能会导致角膜炎。

黄斑变性

黄斑位于视网膜后极部,直径约1-3毫米,是视细胞聚集的中心。它决定了人的中心视力,只要有微小改变就会影响视力。年龄的增大是黄斑变性的主要致病因素,但除此之外,长期紫外线暴露是黄斑变性的重要风险因素。

眼睛过多的接受了紫外线时,紫外线中的UVA会穿透晶状体后到达视网膜,引发慢性炎症,加速黄斑区感光细胞死亡。同时,光线进入眼球后会在黄斑区聚焦,使黄斑成为紫外线损伤的“重灾区”。

翼状胬肉

翼状胬(nǔ)肉,可能有朋友第一次听这个病,但有这个问题的人其实不少,中国15-84岁总体患病率约为9.9%,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可高达20.1%。翼状胬肉就是长的像昆虫翅膀的肉状物体,一般生长在眼球表面,由球结膜向角膜延伸。

翼状胬肉的病因还没有特别明确,但是目前研究来看,跟紫外线有一定关系。长期暴露在强烈的紫外线下,会破坏结膜组织内的正常细胞结构和功能,导致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进而形成翼状胬肉。同时,紫外线照射可能引发眼部的免疫反应异常,导致机体对自身组织产生攻击,诱发翼状胬肉。

长期从事户外工作、经常暴露在阳光和风沙环境中的人群,是翼状胬肉的高发群体。

三、戴太阳镜能为眼睛“防晒”

但买前要看好这个数字

虽然打伞、戴帽子等物理防晒,可以为眼睛“防晒”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如果面对地面、玻璃幕墙的反射光就没作用了,所以要想尽量减少紫外线对眼睛造成的伤害,最有效的方式还是戴太阳镜。

但是,大家在太阳镜使用和选择上还有很多误区,其中最大的误区就是—以为太阳镜镜片的颜色越深,防护紫外线的能力就应该越强。

深色镜片只是减少了可见光的透过量,但如果没有特殊的紫外线吸收剂或镀膜,深色镜片并不能有效阻挡紫外线,反而颜色过深的墨镜,可能会让瞳孔扩大,导致进入眼睛的紫外线量更多了。

所以,防护紫外线的能力强不强,首先可以看墨镜是否标注有“UV400”或“100% UV”的标识,有这两种标识才表示镜片有防紫外线的涂层。

其次,关于镜片的紫外线阻隔能力,还要看一个很重要的数值叫“可见光透射比”(又称CAT值),是衡量太阳镜镜片过滤可见光能力的关键指标,直接决定了镜片的明暗程度和适用场景。

根据国际标准,太阳镜按透射比分为以下类别,适用于不同的场景—

例如,CAT3类的镜片透射比为8%-18%,意味着仅有8%-18%的可见光能到达眼睛,其余被镜片吸收或反射。所以,大家根据日常需求来选,普通出行、旅游的话,选2-3类就可以了。

2020年国家市场监督局发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 GB 39552.1—2020,其中《太阳镜和太阳镜片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就提到,要求太阳镜在销售时都要对防晒护眼效果作出标注要求。意思就是,大家在选购太阳镜的时候,正规产品的外包装上都应该有“镜片分类号”或“CAT值”的标注,比如—

如果要网购太阳镜,可以问问客服,直接简单粗暴地问镜片分类号是几类,多数都会明确答复。

问:偏光镜片是不是也能防紫外线?

答:不行,因为偏光功能和防紫外线能力是完全不同的防护机制。偏光镜主要是通过偏振原理来消除特定方向的反射光(如水面、路面等的眩光),而防紫外线则是通过特殊涂层或材料来阻挡紫外线(主要是UVA和UVB)进入眼睛。

不过现在很多太阳镜既有偏光功能,也带有防紫外线的功能,大家在购买时可以注意选择。

四、儿童、近视人群

也需要戴太阳镜

儿童

儿童能不能戴太阳镜,很多人的观点是不一样的,毕竟他们的视力发育的确也更多地需要阳光参与,但同时儿童晶状体透明度高,更容易在紫外线的“攻击”下损伤角膜、晶状体及视网膜黄斑区,所以也要注意防晒。

目前看来,我们是建议—

6个月以内的婴儿在紫外线强烈的天气外出时,可以通过戴帽子、打伞来防晒。

6个月-3岁的孩子,如果是在沙滩、海边、雪地等地长时间玩耍,是可以佩戴太阳镜防护的,但建议佩戴时间不要过长。日常的外出活动则不需要。

3岁以上的孩子,在太阳大、紫外线强烈的天气长时间户外运动、旅游,在室外泳池游泳时,记得要戴太阳镜。

近视人群

如果是近视的儿童,可以推荐戴帽子或打遮阳伞,避免阳光直射眼睛;近视的青少年也可以在专业的验配机构去配可变色的镜片,这种镜片会根据紫外线程度改变颜色深浅,更好地调节进入眼睛的紫外线。

如果是成年人的话,外出时可以考虑使用带度数的太阳镜,但进入室内需要及时更换为普通的近视眼镜。当然,可变色的近视眼镜也可以选择。

五、总结

选好太阳镜,记住这几点

1.选择UV系数高于400的产品,才能有效防住紫外线。

2.看检查镜片是否有 “CE” 等质量认证标志,这是质量过关的保证。

3.看镜片的分类号,根据需求选择,日常出行3类就合适。

4.试戴。观察视物是否清晰、有无变形。如果出现头晕、视物模糊等不适症状,那就赶紧退了。

5.不同场景适合不同类型的墨镜。驾驶时,选择偏光墨镜,能有效减少路面、水面反射的眩光;运动时(如跑步、骑行等),选择轻便、贴合面部的运动型墨镜,防止脱落。

6.因为防紫外线涂层会衰减,建议使用频率较高的太阳镜可以定期(如2-3年)更换。

声明:新奥生活经验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