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白开水也能“中毒”?一老人喝进急诊抢救!医生提醒

2025-07-22 22:00:01热点要闻4阅读投稿:admin
最佳答案在日常生活中,喝水是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却也是关乎人体健康的大事。水乃生命之源,但很多人不知道,看似最安全无害的水,若饮用不当也可能埋下健康隐患,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成为致命的“杀手”。近日,浙江一位金大伯因尿少尿黄,听医生说要多喝水,一天内灌...

在日常生活中,喝水是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却也是关乎人体健康的大事。

水乃生命之源,但很多人不知道,看似最安全无害的水,若饮用不当也可能埋下健康隐患,极端情况下甚至可能成为致命的“杀手”。

近日,浙江一位金大伯因尿少尿黄,听医生说要多喝水,一天内灌下 6 升白开水,“水中毒”引发严重低钠血症被送入抢救室治疗。

“水中毒”究竟是什么?

“水中毒”(water intoxication),又称稀释性低钠血症,指当机体所摄入水总量大大超过了排出水量,以致水分在体内潴留,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和循环血量增多,临床上较少发生。其症状取决于水过多的速度和程度,可分为急性水中毒和慢性水中毒两类。程度较轻者,停止水分摄入,排除体内多余水分后,即可纠正,严重者可导致神经系统永久性损伤或死亡。

简单来说,“水中毒”就是人体摄入的水量远远超过了排出的水量,多余的水在体内潴留,从而引发的一系列健康问题。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身体有着精妙的调节机制来维持体内的水平衡。肾脏就像一个“排水工厂”,健康的肾脏每小时能排出 800~1000 毫升的水。但如果短时间内摄入过多水分,肾脏来不及处理,这些多余的水就会打乱身体的“秩序”。血液被稀释,其中的盐分,尤其是钠离子的浓度会降低。当血液中钠的浓度低于 135 毫摩尔/升(正常范围是 135~145 毫摩尔/升)时,就会出现低钠血症。

为什么会发生“水中毒”?

1

短时间大量饮水

比如这位金大伯,在短时间内狂饮大量的水,肾脏无法及时排出,就容易引发“水中毒”。

2

肾脏功能受损

对于本身患有慢性肾炎、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人,肾脏的排水功能已经受到影响。即使是正常的饮水量,也可能因为肾脏无法正常工作,导致水分在体内蓄积,增加“水中毒”的风险。

3

其他因素

某些药物的副作用、精神疾病导致的强迫饮水行为(如精神分裂症患者中,有一部分人会出现过度饮水的情况),以及一些特殊的生理状态(如在炎热天气下长时间剧烈运动后,大量饮用不含电解质的纯水),都可能诱发“水中毒”。

“水中毒”的症状有哪些

“水中毒”的症状表现多样,初期可能只是感觉头昏眼花、倦怠无力、心跳加快。随着病情发展,可能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严重时,会出现肌肉痉挛、意识障碍,甚至陷入昏迷,对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如果血液中钠的浓度快速下降,还可能导致脑水肿,因为水分会从血液流向相对含盐较多的细胞内,使得细胞膨胀,而大脑细胞膨胀会受到颅骨的限制,进而引发脑组织受损。

如何预防“水中毒”?

1

适量饮水

一般来说,健康的成年人每天饮用1500~1700 毫升的水就足够了。当然,这个量不是绝对的,如果在高温环境下、运动后或者从事体力劳动,出汗较多,就需要适当增加饮水量。但也不能过量,一天的饮水量最好不要超过 3 升。可以根据自己的口渴感觉来调整饮水,但不要等到非常口渴了才喝水。

2

少量多次饮水

不要一次性大量饮水,而是要分成多次,每次适量饮用。比如,每次喝200 毫升左右,这样可以让肾脏有足够的时间排出水分,避免水分在体内积聚。尤其是老年人,身体的调节功能相对较弱,更要注意少量多次饮水。

3

特殊人群注意

对于有心肾功能障碍、慢性基础病的人,一定要遵循医生的建议控制饮水量。孕妇和婴幼儿也需要特别关注饮水问题,孕妇基础代谢旺盛,要保证足量饮水,但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婴幼儿在母乳或奶粉摄入足够的情况下,不需要刻意喂水,以免增加心脏和消化道的负担。

4

运动后科学饮水

运动后会大量出汗,不仅流失水分,还会带走盐分。这时候不能只喝白开水,最好喝一些淡盐水,补充身体流失的电解质。淡盐水的浓度一般以每500 克水放 1 克盐为宜。而且,运动后喝水要小口慢饮,不要大口吞咽,避免气体进入胃肠道引起不适。

“水中毒”虽然不常见,但一旦发生,后果可能很严重。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合理饮水。如果发现身边有人出现类似“水中毒”的症状,要及时送医治疗,避免延误病情。

声明:新奥生活经验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