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的相关话题
再次冲上微博热搜
引发网友热议
据央视财经,国际金价显著上涨,重回每盎司3400美元关口上方,涨至五周以来高位。截至当地时间21日收盘,纽约商品交易所8月黄金期价收于每盎司3406.4美元,涨幅为1.43%。此外,COMEX黄金期货涨1.6%,报3412美元/盎司,现货白银涨幅也扩大至2%,报38.939美元/盎司。
7月22日晚间,伦敦现货黄金短线直线拉升,截至发稿,报3416.65美元/盎司。现货白银也突破7月14日以来的新高。
随着现货黄金猛然“狂飙”,黄金板块集体上扬,黄金股多数走强。截至7月22日收盘,西部黄金上涨6.97%,报20.86元/股;中金黄金上涨3.14%,报15.78元/股;山东黄金上涨2.61%,报31.9元/股;紫金矿业上涨2.32%,报20.25元/股。
今年以来,现货黄金以2623美元/盎司开盘之后,一路上涨,在4月22日最高冲至3499.45美元/盎司,最高涨幅突破30%,此后开始高位震荡。
受此影响,国内金价同步回涨,多数国内金店金饰价格重返千元关口。
黄金企业上半年业绩亮眼
与年初相比,目前国际黄金期货价格已经上涨约28%。受益于此,黄金企业上半年业绩亮眼。
西部黄金称,经财务部门初步测算,预计2025年上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3亿元至1.6亿元,同比增加96.35%至141.66%。
山东黄金预计2025年上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5.5亿元至30.5亿元,同比增加84.3%至120.5%;实现归母扣非净利润为25.5亿元至30.5亿元,同比增加80.3%至115.6%。
中金黄金表示,其预计2025年上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26.14亿元至28.75亿元,同比增加50%至65%。
湖南黄金预计2025年上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6.13亿元至7.01亿元,同比增加40%至60%。
赤峰黄金预计2025年上半年度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0.80亿元至11.30亿元,同比增加52.01%至59.04%。
全球央行“购金热”持续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黄金储备规模已达7390万盎司(约合2298.55吨),较上月增加7万盎司,连续第八个月净增持。今年以来,多国央行对黄金的购买热情依旧高涨,这反映出其对全球经济不确定性、美元信用弱化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的考量,将对外汇储备结构、黄金价格走势、投资者决策等多方面产生持续影响。
我国央行对于黄金的增持是全球央行“购金热”的一个缩影。世界黄金协会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央行净购金量达1136吨,创历史第二高位;2025年一季度,全球央行购金的前三大买家为中国、波兰、土耳其,合计占比超50%;在全球央行购金调查中,95%的受访机构计划未来12个月继续增持,这一比例创2019年调查以来新高。
各国央行为什么连续增持黄金?一方面,从国际收支平衡的角度来看,各国央行增持黄金有助于优化外汇储备结构。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黄金作为非主权信用储备资产,不受单边制裁影响,与其他货币资产的价格走势并非完全一致。在当前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美元信用持续弱化的背景下,通过合理配置黄金在外汇储备中的比例,可以有效对冲因单一货币汇率波动而带来的损失风险。
另一方面,我国央行的购金操作与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形成战略共振。6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陆家嘴论坛上表示,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按全口径计算,人民币已成为全球第三大支付货币。“央行增持黄金,为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角色升级提供了实物资产支撑,彰显了央行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的前瞻性布局,有助于增强国际市场对人民币的信心。”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吴丹说。
业内专家提醒广大投资者: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应理性看待过去一段时间黄金的上涨,避免盲目跟风,需根据自身风险偏好、资产规模、家庭发展阶段等合理配置黄金,优先考虑长期保值需求而非短期价差;
对于专业投资者而言,应关注黄金市场波动,结合美债实际利率、人民币汇率、全球央行购金态势、市场投资黄金热度等因素综合分析金价走势,在股市、债市存在较高不确定性时,可将黄金作为对冲工具,提升投资组合安全性。
来源:河南日报微信综合央视财经、新华网财经、中国经济网、中国基金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