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运动请调整一下!

2025-08-14 08:02:04热点要闻1阅读投稿:admin
最佳答案跑步与健步走是受大众青睐又方便快捷锻炼方式对许多跑者而言每天5公里堪称“黄金距离”而健步走5公里也被视为“最佳距离”那么问题来了同样是5公里跑步和走路究竟哪个对身体益处更大为此专门有人做了研究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走5公里和跑5公里,哪个对...

跑步与健步走

是受大众青睐

又方便快捷锻炼方式

对许多跑者而言

每天5公里堪称“黄金距离”

而健步走5公里

也被视为“最佳距离”

那么问题来了

同样是5公里

跑步和走路

究竟哪个对身体益处更大

为此专门有人做了研究

答案可能出乎你的意料!

走5公里和跑5公里,哪个对身体益处更大?

一项发表在权威期刊《动脉硬化、血栓和血管生物学》上的研究追踪对比超过3.3万名跑者与1.5万名步走路的参与者,6年追踪研究发现:在降低高血压、高胆固醇和2型糖尿病风险方面,跑步与步行效果基本一致。

但更令人出乎意料的是:当二者同等能量消耗时,走路在降低高血压和高胆固醇血症风险上略高于跑步,走路带来的健康益处反而超越了跑步!

具体来说,每增加1个代谢当量(MET)的能耗:

跑步:可以使高血压风险降低4.2%,高胆固醇风险降低4.3%,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12.1%,冠心病风险降低4.5%。

走路:可以使高血压风险降低7.2%,高胆固醇风险降低7.0%,2型糖尿病风险降低12.3%,冠心病风险降低9.3%。

研究截图

虽然从百分比上来看,在相同的运动量前提下,走路在各种健康益处上都略优于跑步。但是研究人员在调整身体质量指数(BMI)后再进行了对比,跑步对提高身体的代谢效率有更显著的效果。所以,无论是选择跑步或走路都可以获得近乎相似的健康益处,前提是要持之以恒地坚持。

不是步数越多越好!这个步数有利于保护膝关节

2025年2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研究团队发布了一项研究,探讨了“每天走路步数与膝关节骨关节炎”之间的关联,并发现了最有利于预防膝关节疾病的步行量。研究显示,每天大约走8000步,对于预防膝关节疾病最为理想。这种强度和数量的步行不仅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关节稳定性,还能有效减轻关节负担。

然而,当步数超过8000步时,对关节的益处将不会再增加。专家介绍,走路的步数不是越多越好,要因人而异,适度的运动量才是最好的。

如果你在旅游时,一走就是一天,步数甚至能突破3万步就要注意了!对于平时几乎不运动的人,持续性过度行走,会反复磨半月板,伤害膝关节。一些肥胖的人由于体重过重,如果走得太多,关节更容易磨损,可能引起膝关节疼痛。

除了要考虑膝关节,还有研究显示,每天走8000步还有很多好处——

2022年《柳叶刀-公共卫生》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不同年龄人群的最佳行走步数,降低死亡风险获益最大——18—60岁最佳步数:8000—10000步;60岁以上最佳步数:6000—8000步。

研究发现,对于高血压患者,每天快走4000—8000步对于降低高血压可达到理想效果。每天走8000多步,可以降低6种慢性病发生风险,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肥胖症、2型糖尿病、高血压、胃食管反流病、重度抑郁症。

走路和跑步,哪个更适合你?

走路是一种低强度有氧运动,对膝关节、脚踝等压力都较小;与走路不同,跑步则是相对中高强度的有氧运动,对身体的心肺能力、肌肉力量、耐力等都要求更高。

哪些人更适合走路锻炼?

长期缺乏运动者

体重过大肥胖者

65岁以上老年人

有慢性疾病的人

孕中晚期的孕妇

哪些人更适合跑步运动?

跑步则是一种高强度的有氧运动,适合那些已经具备一定运动基础,且希望进一步提高心肺耐力和减重效果的人群。同时年龄相对低,心脏、血管也没有其他疾病的人群。因此,跑步更适合相对健康的人群,追求更好的锻炼效果,提升身体代谢效果、减肥。

此外,对热爱跑步的人来说,跑步能让自己达到心流体验的状态,身心愉悦、一扫疲惫。这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不仅锻炼身体,更愉悦心情。

记住这几点,效果翻倍

对于平时没有运动习惯,或者因为比较懒怠,无法坚持高强度运动的人来说,快走绝对是性价比最高的一项运动。不过,想要更好地达到减脂塑形、锻炼身体的目标,要注意下面几点。

尽量保持更大的步幅、更快的步频

可以用比平时更大的步幅走路,而且把步频调高一点,快走的步频最好可以保持在每分钟120~135步。

上半身姿势正确,最好配合摆臂

快走的时候,要用正确的身体姿势,不要只注意迈腿,忽略了上半身的配合。注意肩部放松、背部挺直、腹部收紧,双臂自然地摆动。如果走的速度比较快,摆动手臂也有助于维持平衡。

关注心率和体感,调整步行速度

快走的时候,最好将心率保持在最大心率(220-年龄)的60%~75%区间,身体表现是“微微气喘,但仍然可以和人聊天”。

这些问题你也要知道↓

每次运动多久?一周几练?

综合来看,每周3~5次跑步和走路,每次30~60分钟。如果跑步5公里基本就是30分钟左右,如果走路5公里差不多就是60分钟左右。

什么时间运动锻炼比较好?

很多老年人往往早上五六点就睡不着了,醒来后就出门走路运动。但有研究指出:早上太早运动全因死亡风险、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更高。但也不建议临睡前运动,研究发现,临睡前运动会影响睡眠,导致入睡时间晚、睡眠时间短、睡眠质量低、夜间静息心率紊乱等,应至少在睡觉前4小时结束运动。

早晨8~10点、下午16~18点,更推荐在这个时间锻炼。有研究发现早晨8~10点运动有着更低的冠心病、中风、癌症风险。下午16~18点,经过大半天的日常活动和工作,人体的肌肉韧带已得到了充分的活动,心率血压趋于平稳,更适合进行中高强度的有氧运动等。

运动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运动之前应该对自己身体状况有一个基本的判断,比如昨天饮酒了、昨晚没睡好、近期感冒了、发烧了,这些情况都要减少运动或者轻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

如果是长期不运动的人,建议从低强度运动、短时间开始(如每日快走15分钟),每周增量≤10%。切忌长期不运动突然剧烈运动(比如很少运动,上来直接跑5公里),这易导致肌肉拉伤或心脏风险。

此外,运动过程中要及时补充水分(小口多次),对于一些高强度运动后需补电解质。

来源:河南日报、健康时报、生命时报、央视新闻、科普中国等

声明:新奥生活经验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