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邦”创始人辞世:根在中国

2025-08-14 10:45:26热点要闻0阅读投稿:admin
最佳答案8月12日,新加坡著名华商、吴德南控股集团创办人吴清亮逝世,享年98岁。吴清亮祖籍广东潮州,1927年出生在新加坡。在近一个世纪的人生轨迹中,吴清亮书写了从困顿少年到商业巨擘的奋斗传奇。吴清亮也始终不忘根脉,情系桑梓,从兴学育才、筑桥修路到...

8月12日,新加坡著名华商、吴德南控股集团创办人吴清亮逝世,享年98岁。

吴清亮祖籍广东潮州,1927年出生在新加坡。在近一个世纪的人生轨迹中,吴清亮书写了从困顿少年到商业巨擘的奋斗传奇。

吴清亮也始终不忘根脉,情系桑梓,从兴学育才、筑桥修路到捐建医院,他累计捐资超1亿元人民币支持家乡发展。在家乡人眼中,他平易近人、谦逊幽默,是每次回乡必进宗祠祭祖、回祖屋坐坐的乡亲。

新加坡著名华商、吴德南控股集团创办人吴清亮。图源:立邦中国

从白手起家到新加坡首富

早年间,吴清亮的父母为了生计下南洋,吴清亮小时候和家人住在租来的破旧房子里,走十几分钟路就能到他就读的小学。

1941年,吴清亮进入新加坡中正中学读书。然而,还不到一年日本人就打来了。吴清亮早年在接受媒体采访中回忆说:“有一天,炸弹就掉在我家附近,把煤油灯都震碎了。”

破灭的不只是煤油灯,还有他的求学之路。吴清亮的父亲担心他被日本人捉去,就把儿子送到亲戚家的一个胶园割胶,兼当小商店学徒。

15岁时吴清亮开始做鱼网制造和买卖,后来他又转行经营一家汽水厂,当起了老板。“那时,我出的汽水是‘青蛙’标,但毕竟没有经验,做不了多久就倒了。”吴清亮生前回忆说。

汽水生意失败后,吴清亮到一家专门经营五金、油漆、绳索和鱼网的商行打工。做学徒、送货、收账,什么都干。用他的话说,生活是“一辆三轮车载着400多斤重的铁钉桶,跑遍新加坡河两岸大街小巷。”

不过,很快他又有了做生意的想法。1949年,吴清亮以低价收购英军废弃油漆并进行“加工”转卖,命名为鸽牌油漆。所谓加工,其实是把溶剂掺进硬化、沉淀了的漆膏里,拌均匀后装进比较新的罐罢了。

年轻时的吴清亮。图源:南方周末

油漆加工技术很原始,但要掌握得好也不容易。彼时,吴清亮遇到了“贵人”,他被丹麦漆厂一名代表请去丹麦学了两个月。尽管如此,他的“配漆”一开始销路并不好,囤了很多货。后来,随着朝鲜战争爆发,航运中断,“坏漆”也成了抢手货。

1955年,吴清亮开设在新加坡的第一家油漆店,随后在1962年与日本涂料控股株式会社合资创办立时集团,成为日本漆的主要本地分销商。

吴清亮的长子吴学人在《日出之国与狮城:日本和新加坡的故事》(The Land of The Rising Sun And The Lion City: The Story Of Japan And Singapore)一书中撰文回忆说,1967年,他与父亲前往印尼招募油漆经销商,短短10天从西到东,把一辆崭新的菲亚特汽车开到报废。

20世纪70年代石油禁运,溶剂和油漆价格大涨,吴清亮的销售利润也猛涨了几十倍。从白手兴家到知名企业家,吴清亮把成功因素都归给运气。他多次自谦地表示,“我这个人一辈子无德、无能、无文化,只是运气好,并遇到一些好员工,请到一些有能力、有信誉的高级管理人员。”

1977年,吴清亮创办吴德南控股集团,作为家族控股公司,还进军房地产等行业。2020年,吴德南控股进行155亿新元的交易,正式掌控立邦涂料控股(Nippon Paint,原名日本涂料控股),持有立邦涂料60%股权。

2025年5月,吴清亮以净值130亿美元(约934亿元人民币)的个人财富,登上《福布斯》全球富豪榜第182位,新加坡第一。

投资中国“立邦”品牌应运而生

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后,吴清亮看到了更大的机遇。1979年,他与北京红狮涂料厂达成加工贸易合作;随后,又与北京化工局合资成立北京华德金属包装有限公司。

1990年,中国与新加坡建交。同年,立时集团筹划进入中国,并于1992年在中国注册成立第一家公司,成为较早进入中国的跨国企业之一。吴清亮为之取名“立邦”,蕴含“建立邦交”的寓意。“立邦”品牌由此诞生。

起初,立邦在中国发展并不顺利,很快就栽了跟头。吴清亮曾说,当时大众还没有涂料的概念,他回到家乡潮州时发现很多地方都是用白水泥、白石灰来涂墙。

前期投资规模很大,亏得很惨。然而,吴清亮并没有退缩,他仍然坚持自己对中国市场的判断:“中国市场太大了,我看准了中国不会让我失望。”

2012年8月,新加坡立时集团迎来50周年庆典,吴清亮携手集团高管出席庆祝酒会。图源:立邦中国

1993年,立邦斥资3000万在电视上投放涂料广告。此后,其每年都把销售额的12%投入广告。截至目前,立邦在中国投资建设超过70家生产基地,员工近1.1万人。

2024年,立邦在上海浦东启动亚太研发创新中心建设。作为全球领先的汽车涂料供应商之一,立邦致力于通过技术创新推动行业发展,助力中国车企更好地出海。

捐资上亿支持家乡建设

“我有中国血统,又从小接受中文教育,我骨子里是个中国人!”吴清亮在自传《清亮人生》中这样表达对故土的赤诚。

从捐资办学助力教育到修筑道路提升村容,从捐建医院改善医疗条件到改造“大吴会客厅”,几十年来吴清亮及家人持续反哺桑梓,支持家乡大吴村建设发展,累计捐资超1亿元人民币。

大吴村坐落于广东省潮州市潮安区浮洋镇,这里是潮汕地区著名的侨乡之一,有“国内一个大吴,海外一个大吴”的说法。

大吴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吴树钿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村里旅居海外的侨胞有2000多人,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很多侨胞热心家乡公益事业,吴清亮是其中很具代表性的一位。”

吴清亮捐建的松昌实验学校。(受访者供图)

多年来,吴清亮往返大吴村数十次,与乡亲共商文明村创建规划,并以父亲吴松昌和母亲李秀英之名进行公益捐赠。1980年,他捐资建立大吴村第一所幼儿园——松昌幼儿园,1990年捐建松昌中学,1994年又捐建松昌小学,后扩建为松昌实验学校。

吴树钿介绍,吴清亮30多年来持续支持松昌中学建设并提供助学金,目前学校已成为国家级示范性高中,他的创业精神和爱乡风范一直激励着松昌中学的师生。

与松昌中学隔路相望的秀英医院(后更名为浮洋中心卫生院),由吴清亮于2003年捐资投建,2006年他再次捐资1500万元人民币对医院进行扩建,为周边群众就医提供便利。

吴清亮在大吴村投资建设的秀英医院。受访者供图

2024年6月,98岁高龄的吴清亮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回到大吴村,面对已废弃的松昌幼儿园旧校舍他许下心愿,要将这里打造成村里的活动中心。

6个月后,“大吴会客厅”正式落成,会客厅以村中大榕树为中心布局,设置餐厨空间、茶书院、兴趣教室、手工作坊、运动场以及承载潮戏剧场、特色市集等功能的创新空间,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吴清亮的女儿吴婕人在“大吴会客厅”落成启用仪式上说:“时间在变,空间在变,但我们对家乡的心意从未改变!”

大吴会客厅。受访者供图

家乡人心中的吴清亮乡亲

“吴清亮先生逝世的消息传来,村民们都沉浸在痛惜和不舍中,回望他为家乡建设倾注的心血,大家都感念于他那份深植于心的爱国爱乡情怀。”大吴村村民、松昌实验学校原副校长吴木钦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在吴木钦的印象里,吴清亮平易近人、幽默风趣,与村民和村干部相处都很融洽。“他很重视根脉,每次回村都会去宗祠祭祖上香,还会去祖屋看看,每次都要在母亲曾住的房间待一会。他总是说,自己的根在大吴村。”

吴木钦说:“1998年他曾来到松昌小学和我们师生座谈。当时他详细询问了小学的办学情况,还强调一定要把学校办好,让孩子们有个好的学习环境。为此他对学校的投入和捐赠非常多,松昌小学是当时在当地较早配备电脑教室的学校。”

2017年,吴清亮携孙辈在家乡吴氏宗祠前合影。受访者供图

“去年我们曾在新加坡见到吴清亮先生和他的家人,在与他的儿子沟通时,我们发现他的潮州话说得非常地道。他说是父亲教会他说潮州话,还告诉他要永远把家乡记在心里。”吴木钦说。

回忆起自己与吴清亮的几次接触,吴树钿说,虽然他的生意做得很大,但是他在生活中没有什么架子,是个很谦逊又好相处的人。在他的返乡行程中,总会有宗祠祭拜、参观学校的环节。

“吴清亮先生虽然旅居海外,但只要家乡有需要,他总是无私捐建惠民项目。”吴树钿说,几十年来,以吴清亮先生为代表的海外侨胞鼎力支持大吴村发展建设,这份跨越山海的赤子乡情,也将如村头的古榕树般深扎根脉,代代相传。

声明:新奥生活经验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